铁亡是一种细胞亡机制,直到最近才为人所知,于 2012 年被命名。这种所谓的非凋亡性细胞亡是由于细胞中存在过多的氧自由基和游离铁而发生的。细胞膜中的某些分子,即磷脂,随后被氧化并因此受损。如果没有相应的反作用,细胞膜最终会被破坏,导致整个细胞亡。
目前,科学期刊《氧化还原生物学》已用一整期来全面总结有关铁亡各个方面的现有知识。
该作者团队由 90 名国际和跨学科人员组成,包括两个工作组,由来自 HHU 的四名研究人员组成,他们做出了重要贡献:胃肠病学、肝病学和传染病学系主任 Tom Lüdde 教授;神经病学系硫代研究小组负责人 Carsten Berndt 博士;胃肠病学、肝病学和传染病学系 Carolin Lohr 博士;神经病学系 Leonie Thewes。这些部门隶属于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
主要作者 PD 博士 Carsten Berndt 表示:“文章重点介绍了所涉及的酶、代谢要求、调节过程、与铁亡相关的条件以及研究这种细胞亡机制的实验方法。”
铁亡发生在异常情况下,并且已经与许多病理情况有关。细胞亡机制在所有基于因血液循环减少而导致的氧气供应暂时中断的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些疾病包括中风和心脏病发作,但这种机制也可能出现在许多外科手术之后。
铁亡还与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炎症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肾脏疾病和许多其他疾病有关。
当 Berndt 博士正在确定铁亡的生理调节机制时,Lüdde 教授正在研究是否可以通过靶向激活癌细胞中的铁亡等细胞亡程序来提供新的治疗选择,例如对于肝癌,与传统化疗方案相比,这种治疗可以更精确地瞄准目标,并且副作用更少。
两位作者一致表示:“几种旨在阻止该机制的铁亡抑制剂已在临床试验中,还有各种以有对性的方式触发铁亡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要进入日常临床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细胞亡可分为程序性细胞亡(“凋亡”)、不受控制的细胞亡( “坏”)和各种中间阶段,其中铁亡是最突出的机制之一。尽管存在某些调节机制,但细胞最终会破裂并以不受控制的方式向周围环境释放潜在的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