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发现用于安全 高性能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新材料

导读 采用固体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离子(Li-ion)电池不易燃,并且比采用液体电解质的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迁移数。预计它们将占据传统液体电解质

采用固体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离子(Li-ion)电池不易燃,并且比采用液体电解质的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迁移数。预计它们将占据传统液体电解质锂离子电池(例如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然而,尽管有这些优点,固体电解质的锂离子电导率较低,并且在实现充分的电极-固体电解质接触方面提出了挑战。虽然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具有导电性,但它们会与水分反应形成有的二硫化氢。因此,需要既导电又在空气中稳定的非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来制造安全、高性能和快速充电的固态锂离子电池。

在最近发表在《材料化学》上的一项研究中,由东京理科大学KenjiroFujimoto教授、AkihisaAimi教授和DENSOCORPORATION的ShuheiYoshida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稳定且高导电性的锂离子导体,其形式为烧绿石型氟氧化物。

藤本教授表示:“制造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是许多电池研究人员长期以来的梦想。我们发现了一种氧化物固体电解质,它是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兼具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除了在空气中稳定之外,该材料还表现出比之前报道的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更高的离子电导率。”

本工作研究的烧绿石型氟氧化物可表示为Li2-xLa(1+x)/3M2O6F(M=Nb,Ta)。使用各种技术对其进行结构和成分分析,包括X射线衍射、Rietveld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选区电子衍射。具体来说,开发了Li1.25La0.58Nb2O6F,在室温下表现出7.0mScm-1的体离子电导率和3.9mScm-1的总离子电导率。人们发现它比已知的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的锂离子电导率更高。该材料的离子传导活化能极低,并且该材料在低温下的离子电导率是已知固体电解质(包括硫化物基材料)中最高的之一。

确切地说,即使在–10°C的温度下,新材料在室温下也具有与传统氧化物基固体电解质相同的电导率。此外,由于在100°C以上的电导率也已得到验证,因此该固体电解质的工作范围为–10°C至100°C。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无法在低于冰点的温度下使用。因此,常用手机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条件为0℃至45℃。

研究了该材料中的锂离子传导机制。烧绿石型结构的传导路径覆盖位于MO6八面体形成的隧道中的F离子。传导机制是锂离子的顺序运动,同时改变与氟离子的键。Li离子总是穿过亚稳态位置移动到最近的Li位置。与F离子键合的固定La3+通过阻断传导路径并消除周围的亚稳态位置来抑制锂离子传导。

与现有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不同,氧化物基全固态电池不存在因损坏而导致电解液泄漏的风险,也不像硫化物基电池那样产生有气体的风险。因此,这项新的创新预计将引领未来的研究。“新发现的材料是安全的,并且比之前报道的基于氧化物的固体电解质表现出更高的离子电导率。这种材料的应用有望开发出革命性的电池,这种电池可以在从低到高的宽温度范围内工作,”藤本教授展望道。“我们相信固体电解质在电动汽车上应用所需的性能是满足的。”

值得注意的是,新材料非常稳定,如果损坏也不会点燃。它适用于飞机和其他对安全至关重要的地方。它还适合高容量应用,例如电动汽车,因为它可以在高温下使用并支持快速充电。此外,它还是一种有前途的用于电池、家用电器和医疗设备小型化的材料。

综上所述,研究人员不仅发现了一种具有高电导率和空气稳定性的锂离子导体,而且还引入了一种新型的烧绿石型氟氧化物超离子导体。探索锂周围的局部结构、它们在传导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以及它们作为全固态电池固体电解质的潜力是未来研究的重要领域!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